北湖法院:以“绣花功夫”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2023-07-03 15:06:34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刘建军 | 作者:朱锋云 | 点击量:9617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朱锋云)近年来,北湖法院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精确把脉、精心服务、精准施策,着眼下足服务的“绣花功夫”,用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企业“安全感”,推动立案、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明显提升,让法治更有力度、有深度和有温度。

精确把脉着眼“细”,完善工作机制筑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法院责无旁贷。如何精准对接融入,体现司法特色,法院当打好主动仗,使出组合拳,努力营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北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安波的话掷地有声。

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为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四大定位”,创造“四敢”环境,北湖法院将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纳入党组会专题议事事项,组建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涉及营商环境工作的“硬指标”分解到各相关业务部门,分管院领导担任副组长,各审判执行庭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每月定期通报各庭室亮点特色工作、典型案例等,针对短板指标等提出改进举措,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同时坚持党建统筹,发挥党支部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立足各支部审判职能,拓展联动覆盖面,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万人助万企”等实践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深入企业法治体检,组织巡回审判、进行法律咨询,助力服务营商环境。

据悉,近两年来北湖法院针对中小微等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开展“案例式、点单式、菜谱式、正反式”法治体检活动80余场次。

此外,北湖法院还对涉营商环境案件进行分类分析,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的作用,为党委、各类企业提供法律风险的预警、预测、预防。针对在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促进相关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杜绝工作漏洞。

精准服务立足“活”,深化府院联动提速

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成功办理一起建设工程涉企合同纠纷诉讼保全案。法院依法冻结了郴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银行存款1400余万元后,该公司立即提交了请求部分资产置换的申请,并提供了足额财产作为担保。

另一方面,申请执行人坚决不同意置换,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一置换岂不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考虑到申请执行人的不理解,案件牵涉上千名购房者,以及无辜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执行法官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走访考察情况,约谈申请执行人反复做思想工作,同时向区委政法委、“保交楼”领导小组请示汇报。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了区公安分局、住建局、骆仙街道等相关单位共同召开案件协调会议,府院协调联动,共同做双方思想工作。

最终,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减轻对“保交楼”项目复产的影响,尽力实现多方共赢,各方做通了申请执行人的工作,法院查封了被执行人提交的房产,将冻结的银行存款予以解除。

“释放出来的千余万元资金基本保证了房地产公司一期、二期项目的资金缺口,给了被执行人企业“喘息回血”的机会,停滞近半年的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扫尾工程顺利进行,近千户购房户吃下了可收房的‘定心丸’。”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武将表示,“我们不断努力在案件强制性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中寻求一个利益平衡点,在依法保障当事人胜诉权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被执行人房企复工复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购房者合法权益。”

北湖法院将“谦抑审慎、善意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执法办案中,从审理到执行全链条为辖区企业保驾护航,以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务求“实”,运用多元解纷赋能

“既要踏踏实实地办好每一个案子,更要主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标准司法服务,让企业收获更多安全感。”陈安波这样要求说。

北湖地处中心城区,辖区市场主体活跃。北湖法院始终紧贴区中心工作,树立“店小二”服务精神,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充分对接企业的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辖区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全方位的司法服务,有效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获得感。

“这68条温馨提示就是企业经营的68条‘锦囊妙计’,且设计精美、通俗易懂,就像一场‘及时雨’,我们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这里都有答案。”郴州市相思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坤桂感叹道。

2022年6月,北湖法院将精心编印的《防范经营法律风险温馨提示68条》手册发放到企业手中。该手册以便于企业日常查阅和使用为出发点,针对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对的法律风险,详细列出了涉及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企业融资、国际贸易、物权保护、知识产权、劳动用工、企业管理等8个方面的68个具体风险点,以此加强民营企业的自我风险防控意识,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构筑司法“防火墙”。《温馨提示》的发布在全市尚属首例,得到了领导和辖区企业的一致好评,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一起工程施工引发了16起连环案件,案与案之间盘根错节,环环相扣。案件历经十年,各方积怨已久,北湖法院法官倾力调解,终于一揽子化解各方十几年恩怨纠纷,给北湖法院法官的智慧和担当点赞。”案件代理人雷斌如是说。2008年,北京城建公司承包了郴宁高速第十六合同段的施工工程,指定邓某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邓某再分别与姜某、赵某等签订劳务合同。郴宁高速公路竣工验收合格后,各方就此工程衍生出来的纠纷剪不断理还乱。

2022年6月,邓某申请强制执行,请求法院对北京城建强制执行227万余元。案件执行立案后,北湖法院开展点对点查询,即查询到北京城建名下有1000多万的资产,执行法官立即对其中的227万元予以冻结、划扣。

然一石激起千层浪,200余万元资产的扣划让各方“虎视眈眈”,矛盾一触即发。

该系列案牵扯人数众多、案情复杂,执行法官采用面对面交流、背靠背调解的方式,认真听取当事人的诉求,充分了解情况。经过多次分析研判,在综合考量各方实际情况下,执行法官秉着让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原则,从衡平各方矛盾纠纷入手,抓住症结、逐个击破,最终制定了的“一揽子”调解方案,从根本上化解了矛盾。

据悉,北湖法院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坚持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积极推动“法院+多元解纷”机制落实落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解纷方式,减少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减轻企业负担。2022年妥善审理涉企案件1601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4亿元。秉持文明、善意执行理念,对37家企业适用“活封”“活扣”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共度“战”疫难关。成立“企业法律工作站”17个,为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涉法问题11个,提供法律指导34次,为北湖区创造“四敢”环境,打好发展“六仗”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编:刘建军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